7月起不合規轎運車全面禁行
根據交通部《車輛運輸車治理工作方案》的規定,自今年的7月1日起,不合規轎運車將全部禁止上路。也就是說,過去那些超長、超限的轎運車型將成為歷史,面臨淘汰。但對于運輸企業來說,效率被砍掉了一大塊,但運費卻沒有提升的跡象,相比于道路安全問題,他們眼下正面臨著生存的大難題。
說起超載的危害恐怕人人都知道,然而事到如今,究竟是為了利益而超載?還是不得不超載?恐怕已經很難說清了。過去,轎運行業非法改裝的雙排運輸車橫行,一輛轎運車甚至能夠裝載多達22輛轎車,這樣超長、超寬、超載的車型由于盲區大、操作不靈活,不但給交通安全帶來巨大的隱患,擾亂交通秩序,同時對道路橋梁造成破壞。
然而,以犧牲安全帶來的利益注定是短暫的,當非法改裝轎運車成為普遍,運輸的利潤被不斷壓縮,在惡性競爭下,最終釀成不超載就無法生存的惡劣狀況,這是公路物流行業普遍面臨的現狀,轎運行業也不例外。
在新政實施后,一輛符合標準的半掛轎運車最多只能裝載6輛商品車,相比過去22輛而言,已經不僅僅是利潤縮水,在運價不提升的情況下,恐怕連成本都賺不回來。
而根據GB1589法規的規定,中置軸轎運車長放寬到22米,相比傳統半掛車要長得多,以紅巖中置軸轎運車為例,上汽紅巖在中置軸車型的研發上,做到了法規規定范圍內的最大尺寸,既保證了安全合規,又帶來更大的裝載容積,根據不同車型的體積可裝8-10輛商品車,相比傳統半掛車能多裝2-4輛。
不要小看兩輛車的差別,在新法規的推動下,當前轎運行業進入洗牌期,物流企業都在翹首以盼運價提升,但不是每個企業都能熬過黎明前的黑暗,一趟能多拉兩輛車,就意味著企業能夠不賠錢,能夠保證運作下去。
實際上,中置軸車型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,在歐洲、北美、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早已應用成熟。我國商用車的發展一直在借鑒國外發達國家尤其是歐洲的標準,比如車輛的設計以及排放標準等等,而根據歐洲的發展經驗來看,采用中軸車型是未來物流發展的需要。
相比于傳統的半掛車,中置軸車型則更加靈活、安全,如上汽紅巖的中置軸車型的底盤較傳統半掛車的底盤更低,這就帶來更佳的穩定性,加之盤式制動前橋配合ABS+ASR,以及依維柯專利技術的EBS發動機制動系統,多重技術讓車輛行駛更加穩定安全。
為了節省人員成本,很多轎運企業一輛運輸車只配置一位駕駛員,而傳統半掛轎運車至少需要2人打配合才能確保彎道前行的安全。中置軸車型的轉彎半徑更小,因而帶來的視野空間就更大。以紅巖中置軸轎運車為例,22米的車長,轉彎半徑僅為12.5米,使得該車只需1人即可完成駕駛運輸工作,在保障行車安全的同時,也更節省人力成本。
在中置軸領域上汽紅巖可以說是領先的,得益于其合資歐洲IVECO的優勢,積極引進歐洲先進、規范的中置軸產品,在運輸的穩定性、可靠性和靈活性上,早已經歷了發達國家實際運輸的嚴格考驗。
而上汽紅巖在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的同時,也致力于與物流公司探索適合新的物流模式下的新車型。近期,上汽紅巖聯合安吉物流打造新款中置軸翼開式列車,這款新型中置軸車型是中置軸轎運車與中置軸貨運列車的結合體,前半部分是貨運列車的箱體設計,后半部分則是中置軸轎運車的掛車,可謂物流轎運兩不誤。
使用中置軸轎運車,無論在安全方面還是經濟性方面都是最佳的選擇,這一點已經有國外的運營經驗正式,中置軸轎運車不單是當下轎運物流企業擺脫困境的救命草,更是未來發展的基石。
公眾號